在 MEMS加工领域,镀膜工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它如同一位神奇的 “化妆师”,为 MEMS 器件的性能提升与功能拓展披上了一层绚丽的 “外衣”。今天,我们就一同深入探究 MEMS 加工中的镀膜工艺。
一、镀膜工艺的基础认知
(一)定义与原理
镀膜工艺,简言之,就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,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以原子或分子的形式沉积到基片表面,从而形成所需要薄膜的工艺过程。在真空环境这个 “纯净舞台” 下,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以气相形式 “翩翩起舞”,最终有序地沉积到材料表面,凝聚成一层致密的薄膜。这层薄膜虽薄,却对半导体器件的功能形成有着决定性影响。
(二)重要性体现
在 MEMS 器件制造的复杂流程中,镀膜质量宛如基石一般。从制备基片表面的金属或非金属薄膜,到构建结构薄膜、功能薄膜以及牺牲层薄膜等微机械结构主体,再到与敏感电阻、电学连接及电绝缘等电子元件协同工作,镀膜工艺贯穿始终,为 MEMS 器件的高性能、高可靠性运行奠定坚实基础。
二、丰富多样的镀膜技术
(一)物理气相沉积(PVD)家族
电子束蒸发:这一技术如同一位精准的 “画家”,通过电子束轰击材料,使其瞬间受热蒸发,蒸汽在基片表面凝结成膜。在 MEMS 压力传感器制造中,它能精准地沉积 5 - 10μm 厚的金属应变层,并且通过优化蒸发源间距和基板旋转速度,让薄膜应力分布均匀性提升 30%,有效避免传感器在高低温环境下出现零点漂移。常见的可蒸发材料包括 Ti、Al、Ni、Au、AuGe、Cr、Pt、In、Sn 等 。
磁控溅射:利用磁场约束电子,增加气体电离率,使得靶材原子在离子轰击下溅射出来并沉积在基片上。其可溅射的材料丰富多样,如 Ti、Al、Ni、Au、Ag、Cr、Pt、Cu、TiW90、Pd、Zn、Mo、W、Ta 、Nb 等。在制备电极等应用中,磁控溅射以其高效、均匀的成膜特性备受青睐。
(二)化学气相沉积(CVD)阵营
低压化学气相沉积(LPCVD):在低压环境下,反应气体在高温基片表面发生化学反应,生成固态物质并沉积成膜。它如同一位沉稳的 “工匠”,制备的薄膜具有出色的厚度均匀性和材料特性。不过,其较高的沉积温度(高于 600°C)和相对较慢的沉积速率是需要克服的小 “短板”。在 MEMS 制造中,常用于沉积 SiO₂、SiNₓ等薄膜。
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(PECVD):借助等离子体为反应气体提供额外能量,使得沉积可以在较低温度(低至 300°C)下进行。这一特点使其在对温度敏感的材料或器件上具有独特优势。但美中不足的是,相比高温沉积工艺,其制备的薄膜质量稍逊一筹,且多数 PECVD 沉积系统一次只能在 1 - 4 片晶圆的单面进行沉积。
原子层沉积(ALD):如同 “原子级别的建筑师”,ALD 以单原子层为单位逐层沉积薄膜,具有原子级别的精确控制能力,可制备出极其均匀且厚度精确的薄膜。在高深宽比结构的镀膜以及对薄膜质量和厚度精度要求极高的 MEMS 应用中,ALD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三、镀膜工艺的广泛应用领域
(一)MEMS 传感器领域
在 MEMS 压力传感器中,镀膜工艺用于沉积金属应变层,精确控制电阻温度系数,确保传感器在复杂环境下的测量精度。在汽车胎压监测系统(TPMS)中,全球年需求量超 10 亿颗的传感器背后,镀膜工艺功不可没。而在加速度计、陀螺仪等传感器中,合适的镀膜能够优化结构性能,提升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。
(二)MEMS 执行器方面
对于 MEMS 执行器,如微电机、微阀门等,镀膜可以改善其表面特性,降低摩擦系数,提高传动效率和可靠性。例如,采用 Parylene 镀膜,不仅能作为防护材料,还可作为结构层中的介电材料和掩膜材料,有效提升执行器的工作性能 。
(三)生物医疗 MEMS 领域
在生物医疗 MEMS 器件,如微流控芯片、生物传感器等方面,镀膜工艺用于实现生物相容性表面修饰、构建功能性薄膜阻挡层或电极等。通过精确控制镀膜材料和厚度,满足生物医疗领域对器件的特殊要求,如抗生物污染、精准的生物分子识别等 。
四、镀膜工艺面临的挑战与突破方向
(一)挑战重重
高深宽比结构的镀膜难题:在具有高深宽比(5:1 至 10:1)的通孔等结构中,容易出现孔口金属堆积、孔底填充不足的问题,影响镀膜均匀性。这就如同在狭窄深邃的峡谷中施工,如何让材料均匀覆盖每个角落成为一大挑战。
特殊材料镀膜挑战:对于一些特殊材料,如玻璃等绝缘体,在其表面形成高质量导电种子层困难重重,这是实现良好镀膜的关键障碍之一。同时,玻璃表面光滑,金属附着力较弱,如何增强镀层附着力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应力控制与可靠性问题:由于金属与不同基底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,在镀膜过程和后续使用中可能产生应力,导致翘曲或裂纹,影响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。
成本与效率的平衡:在追求高质量镀膜的同时,如何提高镀膜效率、降低成本,以适应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需求,始终是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。
(二)突破方向探索
技术创新:研发新型的镀膜设备和工艺,如振华真空自主研发的深孔镀膜技术,即便面对仅 30 微米的微小孔径,也能实现 10:1 孔深比通孔镀膜,攻克复杂深孔结构的镀膜难题。
材料优化:探索新的镀膜材料和基底材料组合,通过材料的改进来提升镀膜性能和附着力,同时降低应力影响。
工艺整合与智能化:将镀膜工艺与其他 MEMS 加工工艺进行更好的整合,实现一体化生产,减少工序间的误差和成本。同时,引入智能化控制技术,精确控制镀膜过程中的各项参数,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 。
MEMS 加工中的镀膜工艺作为支撑 MEMS 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,在不断突破自身局限的过程中,正为 MEMS 器件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,镀膜工艺必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展现其独特魅力,推动 MEMS 技术迈向新的高度 。